誤解一、將生物基塑料等同為生物可降解塑料?真相一:生物可降解塑料,既包括生物基塑料例如PLA、PHA,又包括化石基材料如PBAT、PCL。(下圖Ⅰ、Ⅳ象限) 誤解二、生物塑料都可以降解? 真相二:生物塑料既指塑料所使用的是生物原料,又指塑料的生物可降解性。 生物塑料不一定都可降解,例如生物基PP,生物基PE等,(下圖第Ⅱ象限)。 誤解三、將可降解視為可生物降解 真相三:塑料的降解是指受環境條件影響(溫度、濕度、水分、氧氣等)作用下,結構發生顯著變化、性能喪失的過程。具體可分為機械降解、可生物降解、光降解、熱氧降解和光氧降解等。 某種塑料是否會完全生物降解受多種因素影響,包括結晶度,添加劑,微生物,溫度,濕度、環境pH值和時間長短等。在條件不具備情況下,許多降解塑料不僅無法實現完全的生物降解,還可能給環境和人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。如部分氧降解塑料在添加劑作用下,僅是發生材料的碎裂,降解成肉眼看不見的塑料微粒。 公眾錯誤地認為可氧化降解塑料適合堆肥并將其放入有機垃圾桶時,它們會造成巨大的污染問題。可氧化降解塑料它會碎成碎片,在最后的堆肥中保持很小的碎片,降低商業價值,并傳遞到土壤中。 在機械回收中,氧化可降解塑料會破壞回收塑料的質量,因為它們會繼續破碎,因此回收者不希望公眾把可回收的塑料放入有機垃圾桶中。 誤解四、生物可降解塑料比普通塑料更加健康、安全 真相四:生物可降解塑料和普通塑料均是含有塑化劑等添加化學物質。另外,生物可降解塑料存在一些普通塑料所沒有的安全隱患,例如植物纖維餐具制作過程中使用高分子熱熔膠,化學物質的殘留和植物的農藥含量控制問題均值得我們注意。 誤解五、將工業堆肥條件下的生物降解視為可在自然環境下生物降解 真相五:生物降解和堆肥降解它們二者是相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,環境中可利用的微生物將物質轉化為天然物質,如水,二氧化碳和堆肥(不需要人工添加劑)。但是分解速度不同。且堆肥降解是對生物降解進行一定的限定:微生物環境的指定,降解的時間,標準以及對環境的影響。 工業化堆肥環境指規定溫度約為60℃,并必須存在微生物。按照該定義,可堆肥塑料在殘留物中不會留下存在時間長于約12周的碎片,不含重金屬或有毒物質,并可維系植物的生命。 生物可降解塑料需要在特定的溫度、濕度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條件下才可以達到完全降解。這些條件并不是任何的自然環境中都能達到的。 如果生物可降解塑料隨意進入沒有條件的環境中會產生環境危害,例如: ① 生物可降解塑料在海洋中不可降解。2017年德國邁洛伊特大學400天的試驗,把各種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工業化堆肥實現可降解,擺在海水和淡水里面,最后PLA只有約0.5%質量損失。 ② 2010年希臘雅典農業大學用地中海實際土壤做PLA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降解試驗,11個月的時間只是部分物理解體和部分碎裂。2014年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模擬自然土壤,12個月PLA做得塑料試驗,其質量損失在12個月之后也只是損失0.23%而已,幾乎沒有降解。 部分物理解體和碎裂的可降解塑料